第四期 《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电动车与充电补能市场重归稳定

第四期 《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电动车与充电补能市场重归稳定

2023年7月20日

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电动车与充电补能行业在2022年实现强劲复苏 。

尽管能源价格冲击导致2022年开局低迷,但电动车与充电补能市场随即在年底重焕生机。在第四期 《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中,几乎所有国家的得分均创下历史新高,且部分国家排名实现跃升。此外,本期报告还指出,用户行为正在发生变化,而主机厂在电动车补能基础设施方面的战略则呈现出区域化差异。

A DC public charging station
图片说明:快充桩使公共补能网络变得更受欢迎
"在公共补能领域,直流充电桩的增长速度快于交流充电桩。"
Portrait of Bob Zabors
高级合伙人

2022年,全球电动车与充电补能市场强劲反弹,各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尽管俄乌冲突爆发和随后的能源危机导致2022年 开局低迷 ,但随着能源价格趋于稳定,部分关键市场指标在下半年创下历史新高。罗兰贝格最新一期的《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显示,电动车销量和补能基础设施相关得分尤其高。这一增长主要是由补能网络的快速扩张以及美国等关键市场在该领域的显著进展所推动。中国再次领先,以82分(满分100分)位居榜首。但与前几期报告相比,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德国(74分)、美国(73分)、荷兰(69分)正快速追赶。排名前五的国家均取得了迄今为止的最高得分。

"总体而言,56%的受访者表示其对续航里程持中重度焦虑。"

《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覆盖五大地区共计30个国家,包含31项行业指标,并基于行业访谈、一手研究以及对来自全球各地区1,6万名参与者进行调研。除各国得分和排名外,第四期报告还涵盖电动车与充电补能市场的最新发展,并分析四个专题领域:影响电动车偏好的因素、电动车公共补能网络、不断变化的用户行为,以及主机厂自有品牌补能网络的区域差异化战略。在此下载完整版报告(摘要如下)。本期报告还增加了针对特定市场的专家访谈。

各国表现及驱动因素

德国和美国位列前五,其他国家也有显著进展。在排名靠后的国家中,马来西亚(41分)和印度尼西亚(41分)均提高了12分,甚至排名垫底的沙特阿拉伯也从16分跃升至27分。中东和 东南亚国家 的表现有所改善,使得全球国家平均得分从45分提高到51分。这表明全球电动车补能市场正得到健康发展。

近期电动车市场发生的几起事件有助于推动得分的整体上升。价格战的爆发是一大关键因素。在全球市场上,高价位电动车车型的选择向来较多,而低价位车型的选择却较少。尽管大多数全球主机厂过往在电动车领域并不完全奉行低价竞争策略,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正采取积极行动。例如,特斯拉不断基于其生产方式的改良、规模优势与不同地区的竞争策略,下调现有车型的价格,并尝试开发一款低价车型;比亚迪则计划在中国以1.2万美元的价格推出基础版海鸥车型。

充电补能市场 本身的发展也对整体得分的提升产生影响。例如,特斯拉拥有横跨中、美、欧的备受瞩目且快速扩张的品牌自有充电网络,并于2023年起,逐步将部分自有超充网络开放给更多主机厂,以满足更多电动车用户的补能需求。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宣布通过其新的子公司GM Energy进军整体补能服务领域。

然而,也许最大的进展当属美国政府在电气化方面宣布的一系列新的法律和投资。随着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其《通胀削减法案》(IRA)和“国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计划” (NEVI)以及《芯片与科学法案》将对美国的电动车销售、补能基础设施和半导体产能产生重大影响。

"超过70%的豪华品牌电动车车主表示,是否拥有自有品牌充电网络将显著影响其购买该品牌电动车的决定。"
Portrait of 郑 赟
高级合伙人
上海办公室, 中国

专题聚焦

第四期《智能电动车补能生态体系指数》中的专题针对当前电动车补能市场增长的四大关键领域进行研究。首先,伴随 2022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我们研究了对电动车偏好产生影响的因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此外,我们梳理了销售反弹的规模并评估了俄乌冲突的影响。

其次,我们评估了电动车公共补能网络快速扩张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新技术和便利性等,并探讨了公众对快充的看法。再者,随着使用公共补能的电动车车主比例达到 90%,我们分析了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发现里程焦虑仍是主要问题。最后,我们分析了主机厂在电动车补能基础设施方面的战略是如何日渐明朗并呈现区域化差异特征。

敬请下载完整版报告,了解有关各国排名、市场发展和专题聚焦的更多信息。

Download the Full PDF here

Register now to download the full study EV Charging Index 2023 with key findings, new developments as well as future challenges for player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addition, you will receive regular insights into electronic mobility topics.

Our country expert insights
加载更多
All publications of this series
加载更多
Further readings
Our global network